防止二次污染
旧水中残留的有机物(皮屑、汗液)、藻类孢子、细菌等会污染新注入的水,导致水质快速恶化。
维持设备效率
砂缸、管道等设备内部积累的污垢会降低过滤和循环效率,增加能耗。
抑制藻类爆发
池壁、池底的藻类残留若未清除,会在新水中迅速繁殖,导致水体发绿。
保障卫生安全
清洁可去除蚊虫卵、霉菌等病原体,减少游泳者感染风险。
工具选择:
长柄池刷(尼龙刷毛+硅胶刮板):适用于瓷砖/马赛克池面,刮除藻类和沉积物。
海绵滚筒:用于大面积池壁,搭配中性清洁剂(pH 7-8)。
操作步骤:
排水至水位低于池壁10cm,露出池底。
用刷子清除池底硬化藻斑,配合专用除藻剂(如硫酸铜)浸泡30分钟。
用清水冲洗后,用浮石打磨抛光,去除划痕和粗糙表面。
周期性维护:
日常反冲洗:每周1次,冲洗滤层表面杂质。
年度大清洗:
排空砂缸,注入清水至淹没滤料。
加入砂缸清洗剂(含表面活性剂+分散剂),浸泡24小时分解有机物。
启动反冲洗,直至出水清澈(需循环4-6倍砂缸容积水量)。
注意事项:
避免使用酸性清洗剂,防止石英砂结块。
清洗后检查滤料损耗,每2-3年更换1次。
化学清洗法:
保持泳池水位在循环管高度以上。
投入管道清洗剂(如柠檬酸基配方),循环24-48小时溶解生物膜和钙垢。
反冲洗排出废液,用清水冲洗至pH中性。
物理清洗法:
使用管道刷(尼龙骨)配合高压水枪(压力<50Bar)清除顽固沉积物。
溢水沟与下水道:
清除沟内淤泥、落叶,喷洒杀虫剂(含氯菊酯)灭杀幼虫。
用高压水枪冲洗后,涂刷防水防霉涂层。
地面消毒:
使用含氯消毒液(有效氯浓度50-100ppm)擦拭,停留10分钟后冲洗。
水泵与加热器:
排空内部存水,拆解叶轮清除缠绕物,用柠檬酸浸泡除垢。
硅藻土过滤器:
反冲洗后,用专用清洗剂浸泡滤膜,恢复过滤精度。
系统消毒:
投放三氯异氰尿酸(有效氯10-15ppm),循环4小时以上。
补充pH调节剂(碳酸钠),维持7.2-7.8。
水质检测:
使用便携式仪器检测余氯(1-3ppm)、浑浊度(<0.5NTU)、pH值。
试运行验证:
开启循环系统24小时,观察池壁是否再生藻类,检测微生物指标。
误区:仅换水不清洁
后果:新水快速污染,藻类3-5天即可爆发。
解决:换水前必须完成全系统清洁。
误区:过度依赖氯消毒
后果:氯胺堆积刺激皮肤,腐蚀设备。
解决:搭配紫外线杀菌或臭氧辅助消毒。
泳池换水前的清洁是系统性工程,需涵盖 “池体-设备-环境”三位一体 的维护:
核心目标:消除污染源,恢复系统效能;
操作原则:先机械后化学,先循环后静置;
长效保障:定期维护比深度清洁更经济(建议每月反冲洗砂缸,每季度管道清洗)。
通过科学清洁流程,可延长泳池使用寿命3-5年,降低年度维护成本20%以上。